MBR(膜生物反应器)膜所需面积的计算公式为:A=Q/J。其中,A代表膜面积(m²),Q代表处理水量(m³/d),J代表膜通量(m³/m²·d)。以下是对该公式的详细解释及计算步骤:
一、确定处理水量Q
处理水量Q是指MBR膜系统需要处理的污水量,通常以每天处理的污水量来表示(m³/d)。这个值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确定,例如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等。
二、确定膜通量J
膜通量J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膜面积的水量,是MBR膜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。膜通量的选择需要根据污水的性质、MBR膜系统的运行条件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。一般来说,生活污水的推荐通量为0.40.5m³/m²·d,工业污水的推荐通量为0.20.4m³/m²·d。
三、计算膜面积A
将确定的处理水量Q和膜通量J代入公式A=Q/J中,即可计算出所需的MBR膜面积。例如,如果日处理水量为500m³,膜通量选择为0.18m³/m²·h(即4.32m³/m²·d,假设每天运行24小时),则所需的MBR膜面积为:
A=500/4.32≈115.74(m²)
四、选择膜元件及数量
计算出所需的MBR膜面积后,还需要根据市场上可用的MBR膜元件的规格来选择膜元件及数量。例如,如果市场上可用的MBR膜元件的有效膜面积为25m²/片,则所需的膜元件数量为:
所需膜元件数量=所需膜面积/单片膜元件有效面积=115.74/25≈4.63(片)
由于膜元件不能分割使用,因此需要向上取整,即需要5片膜元件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在计算过程中,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,确保所有的参数都以相同的单位表示。
- 膜通量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,以确保MBR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效果。
- 在选择MBR膜元件时,除了考虑膜面积外,还需要考虑膜元件的材质、耐久性、抗污染性能等因素。
综上所述,通过合理的计算和选择,可以确保MBR膜系统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,同时满足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要求。